改善中醫診所設施資助計劃 - 中醫藥發展基金
loading

改善中醫診所設施資助計劃 (A1-4計劃)

47E5e3ffa0794753adf40a26a267669d

常見問題

申請資格

何謂「中醫執業處所」?

中醫執業處所指提供中醫診療服務的地方,須為一個固定營業地址,並載於商業登記證/分行登上或由非牟利機構(本地大學或教構)所認證提供;該處所內須要設有適合於中醫師診症的專用房間或間隔;而且,須最少有一位中醫師在該處所內執業。

原則上每個營業地址在本計劃下只能用於一個申請。一般情況下,如執行機構就同一營業地址收到重複申請,將只接受就該地址遞交的首次合資格申請。

商業登記證/分行登記證上的經營模式是否設限?

不論是「獨資經營的個人公司」、「合夥公司」或「法人團體(即有限公司)」均可遞交申請。

非牟利機構營運的中醫執業處所是否合資格申請?

於香港註冊、成立或設立並營運中醫執業處所的非牟利機構(包括本地大學或教育機構)均可遞交申請。

可否一次/分批為屬下不同的中醫執業處所遞交申請?

可以,不論遞交申請次數,同一業務/法團非牟利機構(包括大學教育機構於本計劃下最多可為共10個中醫執業處所(「關連中醫執業處所」)獲得資助

如何定義「關連中醫執業處所」?

就計算「關連中醫執業處所」的基本原則,屬業務/法團的申請機構,執行機構會參考商業登記證資料(即商業登記號碼前8個數字);屬非牟利機構(包括大學或教育機構)的申請機構,執行機構則會以該機構之認證方式計算。執行機構亦會一併參考其他有用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擁有相近商業登記或機構註冊/成立/設立的資料(例如營業地址、聯絡電話、股東/董事、組織章程細則等),會被視為同一申請機構的關連中醫執業處所,即該些關連中醫執業處所所獲的累計資助金額會被合併計算及不能超過累計獲資助上限。

我的營業地址除了提供中醫診療服務,還同時間經營其他業務,是否符合資格?

同時從事中藥材零售或中藥材批發及/或同時提供其他醫護/醫療專業服務的中醫執業處所,亦可以申請本計劃的資助。

我有2間中醫執業處所,可以只填寫一張申請表格嗎?

不可以。申請機構必須就每一個中醫執業處所獨立填寫一份申請表格。

申請須知

我轄下有營運多間中醫執業處所,可以只填寫一張申請表格嗎?

不可以。申請機構必須就每一個中醫執業處所獨立填寫一份申請表格。

我擁有超過15間中醫執業處所,我可以為我所擁有的所有中醫執業處所遞交申請嗎?

申請機構可一次/分批為其屬下營運的關連中醫執業處所遞交申請,惟於本計劃下,同一申請機構最多只可為共10間關連中醫執業處所獲得資助

同一申請下,我可否申請購買多於一項設備或改善項目?申請的次數是否有限制?

可以。每次申請可包含多於一項設備或改善項目。申請機構遞交申請的次數及項目數量不限。

每間中醫執業處所的資助上限是多少?

屬業務/法團經營的每間中醫執業處所在本計劃下最多可獲共2萬5千港元資助總金額。 而屬非牟利機構 (包括本地大學或教育機構 )營運的每間中醫執業處所在本計劃下最多可獲共5萬港元資助總金額。

我知悉每間合資格中醫執業處最多可獲資助金額,分別最多2萬5千港元或5萬港元資助。但我的中醫執業處所現今只獲批1萬港元,仍有餘額,可否再次遞交申請?

申請機構可以遞交多於一次申請,惟累積可獲的總資助金額上限維持不變。申請機構須待第一次款項發放完成後再次遞交申請。

我於遞交申請時,是否需要提供兩份或以上的報價?

否。申請機構於遞交申請時,只須提交一份就擬申請的設備或改善項目的參考報價即可。申請機構可提供照片、網上截圖或宣傳單張作為參考報價,該參考報價必須清晰顯示設備的型號及金額。請恕不能接受以手寫方式提供的參考報價。直至有關申請獲批並由協定雙方簽署資助協議後,獲資助機構始須按照「申請資助指引」第3.5條  ─採購或租賃程序的要求進行採購。

如我在遞交資助申請前已經購買了設備或改善項目,我可否提供該設備或改善項目的購買單據以申請資助?

否。於資助協議的訂明協定期限內購買的設備或改善項目方可獲得資助。

改善中醫診所設施資助計劃的審批需時多久?

由執行機構收齊所有所需的文件起計,處理申請時間約為3個月。有關時間僅供參考,因應每宗申請的個別情況及計劃整體收到申請數目的情況,所需時間或有所不同。

何謂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理事會成員的「相關者」/「相聯人士」?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理事會成員的「相關者」/「相聯人士」,定義如下:

(a)     「相關者」,指:

(i)  該理事會成員的親屬或合夥人;或

(ii)  某公司,而該公司與該理事會成員共有一名或多於一名相同的董事;

(b)     「相聯人士」,指:

(i)  任何直接或間接控制該人士的人;

(ii)  任何直接或間接受該理事會成員控制的人;或

(iii)  任何受上文(i)或(ii)段中首先提及的人士控制,或控制首先提及的人士之人;

(c)      對另一人(「受控制的人」)的「控制」,指某人:

(i)  藉持有該受控制的人或任何其他人的或與上述人士有關的股份、權益或表決權;

(ii)  憑藉由影響受控制的人或任何其他人的章程、組織章程大綱或細則、合夥、協議或安排(不論在法律上是否可強制執行)所賦予的任何權力;或

(iii)  憑藉擔任該受控制的人或任何其他人的董事;

而確保使受管控的人的事務按照行使管控的人的意願處理;

(d)    「董事」指任何擔任董事職位的人(不論其職稱為何),包括事實董事或幕後董事。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而言,指根據《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條例》(香港法例第1116章)第9條委任的理事會成員(“理事會成員”);及

(e)    「親屬」指有關人士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或姊妹,而在推斷親屬關係時,被領養的子女必須當作既是其親生父母的亦是其領養父母的子女,而繼子女亦必須當作既是其親生父母的亦是其繼父母的子女。

項目範圍

我可否申請購買任何設備或改善項目?

否。申請機構必須申請添置屬於「合資格診所設施項目名單」內的設備或改善項目。執行機構按個別清單內的設備或改善項目,提供可獲接受資助的項目參考例子以供申請機構參考。

 

我可否申請購買消毒及清潔用品(如消毒酒精、清潔劑等)?

一般而言,消耗品申請不會獲得資助。

如我考慮購買電腦,是否必須同意安裝由政府提供的「醫承通」?

否。但同意安裝「醫承通」將獲優先考慮。

如我遞交申請時同意安裝由政府提供的「醫承通」,但獲批後沒有安裝該系統,會否影響我的發放款項申請?

會。如獲資助機構同意安裝由政府提供的「醫承通」,於申請發放款項時未能提交特許協議,將不獲發放資助款項。

我可否從非本地供應商購買設備或改善項目?

可以。申請機構須確保該非本地供應商可提供書面報價。書面報價須載有:1.產品名稱、2.產品數量、3.產品價錢、4.供應商名稱、5.供應商聯絡方法(如電話或電郵)、6.報價單發出日期。

基金會否資助因報價而衍生的費用?

於報價過程衍生及所招致的費用,須由申請機構自行負責。

採購程序

我何時可以開始進行採購或租賃程序?

在有關申請獲批並由協定雙方簽署資助協議後,獲資助機構須按照「申請資助指引」第3.5條 ─ 採購或租賃程序的要求進行採購。每宗採購或租賃與項目有關或作項目用途的機器設備、貨物或服務時,而總值超過5 千港元,獲資助機構須邀請供應商/服務提供者/顧問/承辦商或出租商遞交書面報價,並必須接納報價最低的合資格者,詳細要求請參考「申請資助指引」。

書面報價須包括什麼?

書面報價須載有:1.產品名稱及型號、2.產品數量、3.產品價錢、4.供應商名稱、5.供應商聯絡方法(如電話或電郵)、6. 報價單發出日期。

如我無法提交兩份或以上的書面報價,應如何處理?

獲資助機構必須遵守「申請資助指引」內第3.5條 ─ 採購或租賃程序進行有關工作。

如未能在市場上找到兩個報價,獲資助機構必須提供充分理據。

如我於申請獲批後,未能購買當時所申請的型號。我可否更換型號?

獲資助機構必須遵守「申請資助指引」內第3.5條 ─ 採購或租賃程序進行有關工作。

如未能購買資助協議內所列的設備或改善項目的型號,獲資助機構可以更換相似型號的設備或改善項目,惟該設備或改善項目必須符合獲資助項目申請表格上的申請目的。獲資助機構必須在發放款項申請表格填寫已符合申請目的的理據。

如我於申請獲批後的資料有所更改,應如何處理?

獲資助機構必須按照資助協議載列的所有條款審慎進行獲資助項目。如須更改、修訂及增補項目詳情、資助協議的任何資料,包括但不限於機構狀況、聯絡人資料、管理架構、獲資助機構的項目統籌人、項目開始或完成日期的變更等,須事先取得執行機構/委員會/政府的書面批准。執行機構/委員會/政府保留接受或否決該項資料變更的權利。

申請發放款項

我已按照申請資助指引完成採購或租賃程序,如何獲得資助款項?

獲資助機構須填寫發放款項申請表格,將表格連同相關文件遞交至執行機構。

我有2間中醫執業處所在本計劃下獲批資助,可以只填寫一張資助款項發放申請表格嗎?

不可以。獲資助機構必須就每一個中醫執業處所獨立填寫一份資助款項發放申請表格。

我可否提供我本人的個人銀行戶口以申請發放款項?

否。資助款額將發放予與獲資助機構名稱相同的銀行戶口。所有關連中醫執業處所在本計劃下的資助款額皆發放予獲資助機構名稱相同的銀行戶口。如獲資助機構沒有公司銀行戶口,須提供相關證明文件,以供執行機構審批。

質素檢查

執行機構人員會否進行檢查獲資助的設備或項目?

執行機構將獲准隨時在合理通知的情況下進行核查及/或驗證,以確認該項目是按照計劃執行。

核查期為期多久?

核查期由項目完成日起計一年,獲資助機構須保留獲資助的設備或改善項目的完整紀錄(包括但不限於購買的收據、設備或儀器以及其所附帶的設備或儀器維修或損壞等情況之紀錄及有關證明)至核查期完結。如核查期間發現獲資助機構未能履行協議書有關使用獲資助的設備或改善項目至少一年的承諾,執行機構、委員會或政府將保留追討已發放資助款項的權利。

獲資助機構須在資助協議訂明的協定期限內及項目完結後或資助協議終止後就獲資助項目保存所有支出相關的紀錄(包括但不限於帳簿、採購報價、發票、收據及其他相關文件正本及/或電子記錄)最少七年,以供執行機構/基金諮詢委員會/政府或其授權代表提出要求時審查。

更多有關改善中醫診所設施資助計劃 (A1-4計劃)之查詢:
Telephone Logo (852) 2788 5632